第二百一十七章 背河而战决胜负 (第2/2页)
辛弃疾扶剑昂然说道:“不错,第一锋,舍我其谁?”
说罢,辛弃疾直接上马,打着自己那面绣着青色犀牛的大旗,登上了浮桥,率军渡河去了。
李铁枪嘎巴了一下嘴巴,转头对耶律兴哥说道:“你看耿大哥刚赠与辛五哥那面大旗,真的是衬他‘大青兕’的身份。你看你的旗是青牛白马,刘大郎的旗是肋生双翅的飞虎,俺还在忠义军军营中见过绣着白色游鱼的旗帜。
你说是不是旗帜上有猛兽更显威风一些?俺要换个啥呢?”
耶律兴哥直接没理这厮的插科打诨,扭头便走。
香公河上的浮桥是半永久式的浮桥,十分宽阔,所以三千天平军将辎重留在河南岸之后,不到两刻钟就已经全员渡河成功,并且列阵向前。
到了此时,温敦浑玉也做出了应对,在兵力没有庞大到能堵住莒县四门的情况下,武兴军也只有一个办法了。
那就是主动列阵出击,把来犯之地摁死在这沭河之畔,顺便给城中的贼人开开眼,让他们知晓,作为金国主力正军的武兴军可不是烂泥巴捏的!
而理所当然的事,那出战的两千签军自然就成了在阵前试探的炮灰。
所谓精锐骑兵加垃圾海的阵容是金军的特色,不可不品尝。
武兴军第七将仆散东望着那签军头子慌乱离去的背影,对温敦浑玉说道:“这么逼迫他们,就不怕他们一哄而散吗?”
温敦浑玉跨在战马上,手持一杆长戟,摇头以对:“跑也好,死战也罢,只要被我军兜住,他们逃也只能向南逃窜。
贼人被冲散阵型那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能,也能耗费些贼军的力气,钝一下他们的刀剑。”
说到这里,温敦浑玉却是嘿然笑出了声:“天平军?山东真是热闹,又是东平军,又是忠义军,现在又来了个天平军。他娘的,给他们三粒米,就敢开粥棚!这年头什么阿猫阿狗都敢自称为军了,今日就看我武兴军如何把这三千贼人打回原型!”
说罢,温敦浑玉一抖马缰绳,亲率五百已经列阵的步卒抵在签军身后,向前压了过去。
仆散东喉咙动了动,有心想劝一句,莫要小瞧了这些贼人,否则可能会坏了大事,徒单章不就是这么死的吗?
但他想了想,又觉得温敦浑玉作为武兴军的智囊,不应该想不到这一层,也就回身去统领骑兵去了。
莒县沭河支流紊乱,小河众多,其中不乏有已经干涸的河流。这种只剩下三两步宽的沟渠却成了阻碍军队前进的天然障碍,无论是武兴军还是天平军在行军半里左右之后,都得停下来整军。
而对于签军来说,这点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
因为签军压根就没有什么队列。
事实上,签军自出营开始,就处于一种半失控的状态,不少水性好的汉儿在路过小河时,干脆一头扎进河里,虽然维持签军秩序的金军甲骑会用弓箭来作惩罚,但还是有少数汉儿得以逃出生天。
虽然逃人到现在不是太多,但签军一边行军一边崩溃的形势却是愈演愈烈,到了签军与天平军相距不过半里的时候,这种崩溃终于到了正军弹压不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