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潜龙在渊鳞爪扬 (第1/2页)
“习雍,为何你要逃?前两日不还对金贼喊打喊杀吗,如何现在就怕了?”
董成皱着眉头,看着被亲兵押来的年轻人,低声询问。
唤作习雍的年轻人是左军的一名都头,是山东本地出身,闻言不顾双手反剪,倔强抬头:“俺看是董统制怕了!全军都想厮杀,都想跟金贼拼了,却依旧缩在这乌龟王八壳里,董头,你裤裆里还有没有那一串?!”
“放肆!”
董成的亲卫勃然大怒,当即就是一刀鞘打在了习雍的脊背上。
董成挥手制止了亲卫继续动粗,而是说道:“习雍,难道你这一趟出去,就是为了单人独骑与金贼拼了?”
习雍愤怒说道:“不杀金贼的忠义军,俺待着也没啥意思,金贼抄掠四方,俺家没准也祸害了,俺要与几个伴当回家,去看看守着村子。既然董统制不敢和金贼打,俺们就与金贼拼到底!”
董成叹了一声:“习雍,事情不是你们这么干的。你仔细想想,有咱们在日照县坚守,金贼的大部兵马就只能在城下待着。如果我军仓促出城,打个大败亏输,一万多金贼四散糟蹋,那岂不是要惹出天大的祸事?”
习雍闻言只是冷笑不语,一副任砍任杀的模样,分明就是不相信董成的言语。
“这件事到此为止了,你们几人各自回军,就当所有事都没有发生过。”董成也不见怪,直接对亲卫挥手,示意将这厮放了:“过几日就给你个说法。”
习雍揉着胳膊说道:“董统制,你莫要诓俺了。你就是不敢与金贼斗,所以才被魏公他们留在海州;那劳什子张敌万也是个空有虚名的废物,被金贼像撵狗一般,从密州撵回了莒州。俺信不过你们,你虽然放了俺,俺却还是要走的!”
听到一半时,董成怒气勃发,几乎要抽刀砍死这厮,但听到最后,他复又无奈:“你既然这么说了,俺的确不应该放了你。可你当逃兵,毕竟是为了去抗金,杀了你也不太合适。
这样吧,阿邦,你等会儿带着这厮跟李公佐一起走,让他看看,咱们究竟是在等什么。”
唤作梁邦的亲卫拱手,直接推了习雍一把:“走吧,连死也不怕的好汉,还要俺抬着你不成?”
习雍想要回两句嘴,却也觉得无趣,直接被阿邦推搡着出了大帐。
的确,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董成耍什么小手段吗?
很快,梁邦就带着习雍来到了日照县的内渡,彼处已经有一彪人马等待,为首之人又黑又壮,虽然没有披甲,身形却跟甲士差不了多少。
作为都头,习雍还是见过军中的高级军官的,一眼就认出了此人正是传闻中李宝李都统的公子:李公佐。
“终于来了,事不宜迟,现在就出发。”李公佐见到梁邦等人后,虽然诧异发现怎么其中还有个被押着的,却也没有过多废话,直接招呼所有人上船。
“莫非是想要将俺扔进海里毁尸灭迹?”习雍如此想着,却又立马觉得自己想多了。
他又不是什么大人物,何苦用这种私下手段来处决他?
说句难听的,明正典刑还可以以儆效尤呢!
就在习雍胡思乱想间,这艘千料的水轮船已经载着水手穿过水门,来到了海上。
因为日照县的水门是靠着石臼山建的,山上还有军寨,如果金国水军如果想要通过水门攻城就得先挨一轮箭雨,所以金军虽然有舰船,也早早息了从水门攻城的心思。
也因此,李公佐的战舰没有遭到任何阻拦,平平稳稳的顺着北风,向南行进了三四里。
在一处浅滩处放下了小船,包括梁邦与习雍在内的二十人,带着二十匹马乘坐小船登岸。
只是将小船草草掩盖隐藏后,李公佐等人在山间小路驱马狂奔,穿过了九仙山南侧那一片小山与丘陵夹杂的地区后,几人眼前豁然开朗。
习雍算了算,此时不过行进了四十里而已,正好在大青山与九仙山之间的一片空地上,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此地应该唤作陈通镇。
来这里做什么?难道此地还能屯驻大军不成?
在山口处遇到了几个哨卡,层层验证身份后,李公佐等人方才正式来到这处山间平原。
习雍定睛一看,好家伙,还真特么藏着一支大军!
在山口居高临下匆匆一瞥,习雍就大略根据营帐估算一下,这支大军应该不下五千人。而且扎营十分讲究,没有一股脑的冲进陈通镇中,而是在镇子四周分出一大三小四个营寨来,互相呼应,又相互有些距离,不至于发生被突袭后就全军炸锅的下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