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侵袭如火燎两淮 (第2/2页)
原本还有个别基层军官担心前途,有些羡慕那些留在后方的大军,现在的口风也变成了嘲讽那些孬蛋了。
坐镇淮东的刘锜听闻淮西战事,简直如同遭了晴天霹雳。
此时他正在淮东盱眙与楚州严阵以待,与徒单贞三个万户的兵马隔着沂水互相厮杀,突然听说侧翼被突破了,当即大惊失色。
这特么不是什么小河沟子,是淮河!
就这么轻易的被突破了?
王权那厮是干什么吃的!
待探查清楚王权还特么在长江边上钓鱼时,即便以刘锜温吞的性格也差点把鼻子气歪,一天之内连发好几道命令,强令王权进驻合肥,无论如何都得保住庐州不失。
于此同时,寿春以西,作为两淮与荆襄连接部的宋国大将李显忠也是被王权的行为吓了一跳。
此人毕竟是紧邻淮西的大将,立马就从各处公文意识到,淮西军心已乱,就算王权去合肥驻扎,也挽救不了局势了。
李显忠有心想要直接组织淮西大军就地抵抗,却因为又担心犯了天大的忌讳,在犹豫许久之后,只能率部众撤往江南,并顺着大江向东。
李显忠深知,如果淮西陷落,淮东的侧翼大开,刘锜就只能撤退了,作为两淮总预备队,李显忠必须得率军前去接应。如若不然,刘锜被金军包围,那么宋国在两淮就直接没有能战的兵马了。
到时候,大江都有可能保不住。
存地失人人地两失,存人失地人地两得。李显忠可能不知道这些话,但他还是明白这些道理的。
但无可否认的是,李显忠撤退必然是有自保意图的,淮西宋军固然不值得信任,但他这种行为客观上进一步加剧了淮西的混乱。
这就让完颜亮与主持军务的完颜奔睹、完颜元宜等人看到了战机。
也因此,一封由枢密院起草,加盖了皇帝玉玺大印的军令以及完颜亮的个人私信就被急速传到了苏保衡手中。
命令很简单。
水军即刻南下,沿长江口入大江,逆流而上,协助大军渡江。
对于这个命令,苏保衡明确的表示,这就是陛下又开始自大了。
原本只是要占下两淮与襄樊,积蓄教训几年之后,再拿下蜀地,最后渡江一统天下,这是多好的战略?
现在只是占了个先手,只是在战术上胜了一阵,就开始做一统天下的春秋大梦了。干大事惜身,见小利忘命,说的就是这种行为。
可批判了一番之后,苏保衡还是决定要执行军令。
对完颜亮的死忠是一方面。
更多的是,金国建立水军费时费力,而且还逼反了不少汉儿,抛洒了如此多的钱粮,耗费了如此多的精力,朝廷是不可能让金国水军在这种国战中坐着看戏。
而且,从长江逆流而上的计划再艰难,那也要比直接从海上攻打临安要靠谱的多。
最起码在长江上,有马步军接应,是一套完整的军略。直取临安就只能靠赌了。
就这样,昨日时军议已定,威镇军总管孟斌率水军南下至信阳镇,已经大概稳定的武成军就地上船。
围攻日照的神锋军与威镇军一万五千人马互相掩护后撤,不特么管张荣了。
待神锋军、武成军都上船之后,威镇军高什率五千人留守山东,接下来只要能不让这些贼军在山东闹得不可收拾就成。
等到金军大胜之后,回师之后捏死这群山东贼如同捏死只蚂蚁!
也因此,威镇军那五千兵马早就已经被调到北边去了,此时留守东西两小营的除了神锋军少部兵马,就是一大批签军民夫了。
这也就难怪蒲辇合达不想继续打了。
在这里啃这又臭又硬的东平军与忠义军有什么意思,江南的花花世界还等着他们呢!
原本蒲辇合达还想着猛攻张荣,将东平军击溃之后再转身撤退。
然而谁成想,这东平军虽然战力不成,但韧性确实太强了,即便是被正面压着打,却依然死死咬着神锋军,让蒲辇合达撤退都不成。
就在蒲辇合达愈加愤怒的时候,有探马从西面来报,说是有大军从西面九仙山之间杀奔出来,直冲着神锋军侧翼而来。
蒲辇合达大惊失色,还没有想出对策,也有斥候从东面小营而来,说登高望远,南边似有船队向北而来,似乎并不是金国水军。
“这不特么废话吗?大金水军会飞吗?如何能从南边来?”饶是军情如火,但听到如此荒谬言语,蒲辇合达还是破口大骂出声,随后又惊疑不定起来。
南边来的舰船……不会真的是宋国的海船吧。
虽然惊疑,却并不耽搁这名宿将作出最正确的应对。
他拉过一名亲卫说道:“快,将这个消息告诉都统,莫要添油加醋,实话实说即可。”
“阿兀,这下咱们神锋军要被都统害惨了,再也不能再在这里待下去了,张荣这厮是个饵,如果再待下去,咱们就要被贼人整个吞了!”蒲辇合达随后对自家副总管抱怨道:“等会儿你率五个猛安先撤,俺来殿后。”
见阿兀奎想要说什么,蒲辇合达直接挥手:“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只有俺殿后,才能保证全军不溃散。再派个人告诉高什那厮,不管他准没准备好,如果不想全军都被击溃,就给俺死战!”
说罢,蒲辇合达不顾阿兀奎的反应,亲身驱马向前,带着两个一直没有参战的精锐猛安,对着那面东平大旗发动了猛攻。
而刘淮此时刚刚出了九仙山山口,居高临下一望,遥遥望见的就是‘神锋’大旗向前猛撞的场景,心中顿时一惊。
如今的金国将军都这么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