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沂水城破平武兴 (第1/2页)
当然,如果说把阿秃儿杀张决明这件事没有一点作用,那也自然是扯淡。
因为如果张决明不死,见到忠义军大举攻城的架势,不说要直接举义,那也是要带着第四猛安结寨自守的。
但此时,第四猛安上下还不知道张决明已经身死,群龙无首之下,还是遵循了蒙恬镇国的军令,上了城头准备作战。
梁远儿已经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头了,因为无论哪方传递军令的军使都没有见过张决明,但在他想来,最差的可能,无非也就是张决明被扣下了,都统无故杀一行军猛安,难道就不怕军中士气丧尽吗?
到了午时,忠义军大略合围完成,在魏胜的指挥下,复又开始了攻心的老手段,不断有在昨夜被俘的金军被捆缚着拖到城下斩首,也不断的有骑兵扛着缴获来的旗帜在城下来回奔跑,展示给城头上的守军看。
这自然引起了守军的恐慌。
这还没完,复又有军士押着投降过来的女真俘虏在城下喊话,无非是投降免死等一系列套话。
一开始守城的金军还有些不相信,待看到沂水大败时投降的俘虏也被拉出来游街之后,终于有人开始动摇,不断看向上级军官。
在这个时候,如行军谋克等基层军官的选择要么就破口大骂回去,要么直接放箭驱逐扰,不要让敌人继续扰乱己方军心。
但这些军官也都是败军之将,此时见到被铁桶合围,各自慌乱难言,有心思去按部就班的准备金汁滚木守城已经算是素质强悍了,哪里还有心思去想什么军心士气。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武兴军中蔓延。
而这一套有条不紊,令人眼花缭乱军事动作做出来后,不止忠义军自身士气振奋,就连在一旁冷眼旁观的其余几支大军主将也都有些目瞪口呆。
天雄军王友直吞咽了一下口水,转头对耿京说道:“耿大头领,忠义军一直都是如此强悍吗?”
耿京此时算是彻底明白了刘淮所说的那一套军队编制究竟能起多大作用了,他现在就在魏胜身侧,可以清晰的看到,魏胜的每一条军令都由随军参谋写成文书,并且分门别类的誊抄于册,军使不停往来,将各方军队的进度告知魏胜,并且从魏胜这里接到新的命令之后,再次回到各自军中作传递。
整个忠义军……甚至包括天平军辛弃疾的那三千兵马,全都犹如一台巨大机器般,虽然齿轮极其精密,却是有条不紊的运行起来。
仅仅用一个上午,就完成了从出兵到攻城营地的初步建设,这在耿京看来,真的犹如一个神话一般。
“俺也是第一次见到忠义军攻城作战。”此时,耿京也只能对着这新附庸过来的小弟如此说道:“但人家毕竟能攻杀一路金国正军,无论如何都会有些说法的,怎么可能是什么银杆蜡枪头?”
王友直毕竟是见识过的,准确的说是统领过数万杂牌大军作战,并且挨过金国正经军队的毒打,此时见到忠义军攻城的场面,不由得长叹说道:“如果有这种强军,人数不用多,二十万足矣,届时北地简直是唾手可得。”
耿京听罢,嘿嘿一笑,拍了拍王友直的肩膀:“王老弟,俺虽然没有十万大军,却也按着忠义军的规制编练出了一万人马,即便是没有办法光复北地,终究还是能跟石盏斜也那厮斗一斗吧。”
王友直拱手:“耿大头领英雄盖世,自然不惧小小的石盏斜也。俺们天雄军也都是英雄好汉,虽然经过一场挫败,却还是能战敢战的。”
两人互相吹捧一阵,见周围将官都没有接茬,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沂水县城城头,也都觉得有些无趣,同时住嘴了。
张荣与李宝自然没有心情商业互吹,但这两名宋国忠臣却也是脸色肃然。
尤其是当王友直说到,如果有二十万大军就可光复北地的言语时,两人都是情不自禁对视一眼。复又将目光投向了举着令旗指挥的魏胜身上。
权力会异化人,权力会培养野心,魏胜现在能培养出万人大军,只要再积蓄几年,未免不能培养出数万这种精锐大军。
到了那个时候,魏胜还能忠于大宋吗?
如果无法忠于大宋,那是不是到时候宋国就会要出兵讨伐?
两人迅速纠结起来,然而不过片刻,两名时刻都不忘政治斗争的老将就将这些杂七杂八的想法抛之脑后,因为忠义军的攻城战正式打响了。
与魏胜擅长的防守反击,谋定后动的战术不同,这次则是让军士扛着云梯,推着撞木,开始了四面围攻。
应该说魏胜将时机掐的刚刚好。
武兴军刚刚处于上下生疑的时候,军官们也没有将军队鼓舞起来,就遭遇了忠义军坚决而猛烈的进攻。
沂水县城立即就有些岌岌可危。
然而蒙恬镇国毕竟不是什么软柿子,他也率领亲卫冲杀在前,在城墙上来回奔走,以鼓舞士气。
忠义军的几次进攻,竟然全都被压了回去。
如此维持了两个时辰,双方都有了许多伤亡,但城头依旧没有被攻破。
至于推到城下的鹅车也在武兴军反复扔下火把火油之后被点燃。
鹅车之下的忠义军将士几乎同时变成了火人,少数逃出来的也因为距离城池太近,而被乱箭射死。
如此僵持了一个时辰,当复又将忠义军的一轮攻势压下去后,蒙恬镇国望着日头,竟然有种今日能守住的感觉。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今日四面围攻,其中三面是佯攻,真正的主攻面则是城西水门处。
这里挨着沂水,其中有一条从沂水引过来的沟渠,而且由于商贸发达,所以屋舍林立,即便是已经拆了许多,却没有被拆干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