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已报生擒吐谷浑 (第1/2页)
合扎猛安的战力确实是过于惊人了。
牵着战马与数名亲卫隐藏在废墟中的刘淮暗自感叹。
别的不说,这些精锐铁骑竟然能将步战玩得出神入化,属实是大大出乎刘淮的意料。
尤其那一招长枪阵齐步冲锋,这是后世明朝开国之时明军步卒的绝技,没想到合扎猛安也会。
明军用这一招不止曾经正面与蒙古骑兵对冲,更是创造了以步卒合围骑兵的纪录。
这种战法在西方也出现过,正是瑞士步兵的拿手好戏,在西班牙方阵兴起之前,瑞士步兵就是靠这一招打遍欧洲无敌手的。
比如塞米纳拉战役,不到三千的瑞士步兵直接正面击穿了一万一千人的西班牙军队防线,将那不勒斯国王打得割须弃袍。
长枪甲士齐步冲锋的关键不在于冲锋,而在于齐步,哪怕以靖难大军训练了如此久的队列,在排出方阵进攻的时候,也只能缓步向前。
而且最多走上三百步,横阵就会参差不齐,就得重新停下列阵。
明军与瑞士步兵士气旺盛,组织度高到可以在齐步冲锋的过程中保证队列完整,以正面冲垮敌军步卒大阵。
刘淮知道这些,还是得感谢前世为了拍摄那部史诗巨著所下的功夫,剧组为了让演员能演出古代将军的气质,特地请了历史教授与军事专家,直接教授演员军事术语与排兵布阵。
也因此,刘淮是知道军事理论该如何发展的。
然而也正因为知晓一些军事理论,刘淮才对合扎猛安所展示出的组织度感到惊讶。
这种组织度根本就不是宋金时代能出现的。
最起码得等到戚继光军改,以鸳鸯阵来训练部队,将组织方式下放到十人队中,才有可能展示出如此强悍的战力。
不过每朝每代都会有一些精锐兵马,历史向前发展的同时还会产生螺旋,所以刘淮很快就将胡思乱想抛之脑后,只是隐藏起来,细细看着战局发展。
在意识到这支金军的强悍之后,刘淮知道,洞庭湖水军必然不能力敌,因为水军甲士诞生之初就是为了打跳帮战的,根本不具备陆战与金军精锐决胜的能力。
在仓促定下一个诱敌深入的计划之后,刘淮带着亲卫隐藏起来,伺机而动。
可即便如此,合扎猛安的精锐还是超乎了刘淮的想象,他们以一种摧枯拉朽的姿态向前进击,即便是面对埋伏的宋军也依然不惧,甚至连战术动作都没有变形。
不过还好的是,宋军的埋伏依然为刘淮拉扯出了冲锋的空档,而金军主将大旗已经近在眼前了。
“冲!”
刘淮与五名亲卫戴上头盔,跨上战马,从一处不起眼的屋舍中直接冲出。
“有贼人!”
两名殿后的合扎猛安同时反应过来,拨马回头,直接横在长街之上,以作阻拦。
应该说合扎猛安的确是英勇异常,也确实是武技惊人,区区两名铁骑面对六名疾速杀来的骑士也丝毫不惧,长枪疾刺而出。
刘淮手中长枪同样疾刺,两杆长矛交错而过,终究是刘淮手中的铁锥枪更长更快,先一步刺入了金军的胸腹。
即便红绒军皆是身着重甲,却依然无法防御铁锥枪这种特制破甲武器,然而这名金军虽然双臂脱力,却依旧悍勇不减,双手撒开,扔下大枪,随即双臂一拢,抱住刺入腰腹的铁锥枪,双腿则是用力夹紧马腹,两只眼睛赤红,任由口中喷出鲜血,也要限制住刘淮的行动。
刘淮屡试不爽的挑砸动作竟然第一次失灵了。
战马速度太快,在力气使得不对的那一刹那,刘淮为了保护胳膊不受伤,只能撒手放开铁锥枪,与那金军错身而过。
此时刘淮两手空空,而猛安大旗下的完颜乞哥已经近在眼前了!
“呔!”刘淮大喝一声,不管不顾继续驱马上前,径直伸出手去,捉向完颜乞哥的腰带。
此时完颜乞哥刚刚将马头转了过来,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觉得腰间一紧,随后如同腾云驾雾一般腾空而起。
头晕转向之中,完颜乞哥反射性的去掏腰间的瓜锤,却又觉得胸腹间一阵力量传来,随后就如同被硬生生砸在地上一般,背脊脖颈一阵剧痛,一口气差点没上来直接晕厥过去。
刘淮将完颜乞哥从马上拔出来之后,直接将其重重摔在地上,随后又俯身探手,捉住了对方的脚踝,凭借盔甲硬扛了几下攻击后,复又转向,将完颜乞哥拖了回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