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贾诩未投曹操日 (第1/2页)
在巢县大胜的同一时间,金国东京路辽阳府外的灵岩寺中,完颜福寿对着佛像,第三次长叹出声,第三次重重叩首,期望菩萨能给自己指一条明路。
回顾自己波澜壮阔却又一事无成的一生,饶是完颜福寿年过四旬,也感到仿佛回到孩童时代般手足无措起来。
完颜福寿的出身与寻常完颜氏不同,他的出身是曷苏馆路,具体位置就在如今的辽东半岛。
这个地方属实是民族大杂烩中的大杂烩,完颜福寿的父亲完颜合住干脆就是被赐姓的完颜,虽然完颜合住自称与完颜阿骨打是同一个祖宗,但事实上别说谱系了,这厮就算连民族都说不清楚。
而且,曷苏馆路是在金国大势已成的时候投靠金国的,没有经历开国时那一系列生死大战,虽然被编练成了猛安谋克户,但战斗力水准也就是一般。
当然,无论如何,既然被赐了姓,就成了国族,甚至因为完颜这个姓氏成了国本,在完颜合住死后,完颜福寿也自然而然的成了曷苏馆路的世袭猛安。
原本完颜福寿也只是萧规曹随,继续在曷苏馆路过自己的小日子,但自从完颜亮登基之后,事情就越来越不对劲了。
先是各路猛安往中原迁移,随后兵役税收越来越重,到最后终于轮到完颜福寿的部众向中原迁徙了。
都说中原是花花世界,但完颜福寿不这么觉得,他刚到河北,就见识了什么叫作汉人民风彪悍。
各路义军杀官造反,共襄盛举,尤其是汉族百姓,简直是杀猛安谋克户如杀鸡犬。
这还是散装的汉儿,听说山东那边汉儿军已经成了规模,破城杀将,势不可挡。
就连金国正军都在他们手里吃了大亏!
南下完全就是特么死路一条啊!
完颜福寿横下一条心来,招呼了亲弟完颜布辉与渤海族将领高中建、卢万家奴一起回到辽东,准备拥立完颜雍当皇帝。
然而,这几颗葱带着万余兵马刚刚抵达辽阳府,还没有与完颜雍搭上线,就接到了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当朝尚书左丞纥石烈良弼、曹国公完颜雍外加纥石烈志宁、完颜谋衍等诸多大将一起发布命令,完颜福寿等人的部众可以各自归乡,但他们的兵马却不能过石城这条线,否则辽地所有兵马会放弃与契丹反贼作战,回头收拾他们。
这下子完颜福寿等人都麻了爪子。
卧槽这些人加起来都能跟天下任何大势力掰手腕了,完颜福寿等人何德何能敢与他们对上?
可偏偏拥立完颜雍的口号已经喊了出来,并沿途裹挟了许多对完颜亮不满之人,此时不是谋反胜似谋反。
如果退缩了,等完颜亮得胜回朝的时候,完颜福寿等人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得死无葬身之地。
在将随行的老弱平民遣散回各自家乡之后,完颜福寿带着万余人马在石城安营扎寨,进退不得,心中惶惶。
如此恶劣的情形之下,完颜福寿跑到庙里来求神拜佛,那可真的不是封建迷信,而是真的想不出其他法子了。
“大哥,大哥!”就在完颜福寿再次焚香祷告时,完颜布辉快步走进了大雄宝殿,挥手将几名大和尚斥退之后,来到完颜福寿身边,低声说道:“朝中来人了。”
完颜福寿陡然一激灵,随即低声询问:“是谁来了。”
完颜布辉严肃说道:“是石琚石侍郎。”
完颜福寿舒了一口气:“石侍郎,还算在过往有些交情。”
完颜布辉脸色却没有变化,继续板着脸说道:“这就是俺想跟大哥说的了,石侍郎是智者,又是以吏部侍郎的身份前来,大哥何不向他问计呢?”
“正该如此!”完颜福寿豁然起身,将手中的香扔到一旁,转身就走。
迈出三步之后,完颜福寿反应过来,转身对着佛像重重一揖:“若佛祖保佑弟子渡过此难,弟子来日必用金箔重塑佛祖金身!”
完颜福寿兄弟二人快马加鞭回到石城大营,军营之外,高中建已经等待多时了,此时见到完颜福寿,直接上前拉住对方缰绳:“福寿,你可算来了,石侍郎已经等待多时了。”
完颜福寿连忙下马,同时把住高中建的双手,靠近之后低声说道:“石侍郎有什么言语?”
高中建面色焦急:“关键就是如此了,俺与卢万家奴那厮旁敲侧击了许久,石侍郎只说等你来方才有言语。到最后我们二人反而不敢多言,生怕恶了石侍郎。”
完颜福寿脚步一顿,看着帅帐前代表着朝中使节的旗牌,当即就有些踟蹰。
在营寨大门处犹豫片刻之后,完颜福寿还是咬牙进入了帅帐,见到端坐于帅座的清瘦中年男子,来不及寒暄,完颜福寿就直接大礼相拜:“末将完颜福寿参见天使!”
中年男子正是当今的吏部侍郎石琚石子美。
这个职位并不是什么高官显贵,在金国这种混杂着汉制与部落制的国家中地位更是模糊,理论上完颜福寿这个世袭猛安完全可以不鸟此人。
可人的威望或者地位高下若单单只看官阶勋爵的高低,那世界上的事情就简单了。
石琚可不是一般人,准确的说,他与宋朝的虞允文类似,朝中上下所有人都认为他有宰相之才,并且早早就有公论,早晚他会成为金国的宰执。
这个公论十分早,准确的说是在石琚的父亲石皋跟随完颜阇母与宋国作战的时候就有,当时金军一路南下抢掠,暴行无数。
而石皋身在军中,以怀柔的手段安置了许多汉地百姓,平息了许多场动乱,以至于身为元帅左都监的完颜阇母都指着自己的位子对石皋说,你的儿孙早晚会坐到这个位置上。
这自然不是完颜阇母有能掐会算的能力,也不是说金国高层念佛念得失了智,而是说当一个政治派系切实存在,并且需要登上政治舞台的时候,就必然会有一个领头人的存在。
就比如虞允文,当蜀地士大夫被打压的时候,他确实出不了头,但只要宋国想要用蜀地士人,虞允文就是谁也绕不开的一个坎。
不用他,蜀地士大夫中还有谁正当壮年,能撑起场子?
不用他,蜀地的后学末辈该怎么上进?
不用他,让蜀地士大夫怎么相信有政治前途?怎么安心为朝廷卖命?
这样的政治眼光,完颜阇母等金国开国之人自然也有,对于他们来说,石皋与石琚就是代表幽燕以南广阔汉地士族豪强的最好人选。
金国如果想要用怀柔方式统合被征服的汉地,那么石琚几乎就是宰执的最好人选。
但这几乎跟完颜亮所实行的以猛安谋克户控制中原的战略是完全相悖的。
也因此,石琚这名公认的宰相之才即便已经年至五旬,也依旧只是个吏部侍郎罢了。
当然,如果按照真实历史的发展,石琚很快就会时来运转了。
在完颜雍继位之后,为了稳定汉地形势,对山东河北等一系列义军进行了安抚与招降。作为具体的执行人之一,石琚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不过两年就坐上了尚书左丞的位置,进入了宰执序列。
有这样的身份背景,完颜福寿见到石琚时如此作态也就不奇怪了。
石琚见到完颜福寿跪倒在自己面前,面色纹丝不变,只是用目光冷冷扫向了完颜布辉、卢万家奴、高中建三人。
三人皆是一愣,复又会意,立即同样跪倒在地,口称拜见天使。
到了此时,石琚方才点头:“奉监国太子旨意,尚书令张公遣我来问,曷苏馆路的猛安谋克户为何不听从枢密院的命令,迁往益都府,难道是想要谋反不成?”
完颜福寿心中一颤,随后又是一动。
首先,石琚此番前来是奉监国太子的命令,这其实是放屁,太子完颜光英才十二岁,即便早慧,朝中重臣也不可能将国家大事托付于这样一个小儿。
这必然是当朝尚书令张浩的指派。
但无论如何,这都不是来自完颜亮的呵斥,也就说明完颜福寿等人抗命回到辽东消息还没有传到完颜亮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