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杀气三时作阵云 (第1/2页)
决战的时间由虞允文选定,然而发起决战的主动权却是掌握在金军手中的。
道理很简单,按照如今的形势,金军一定会主动进攻宋军援军。因为对于金军来说,野地决战要比攻城简单得多。
而一旦宋军一部遭受攻击,无论靖难大军还是鄂州大军都不可能视而不见。
所以说,只要有宋军进入战场,决战就会在瞬间打响。
这也是为什么虞允文与刘锜一定要约期的原因,谁都知道金军会全力攻击其中一部。然而无论哪一部遭受金军重击,都只能自认倒霉去当铁砧,为充当战锤的友军争取时间。
腊月二十四午时,天色如铅,阴云密布。
当刘锜大军来到巢县西北五里之处,被从汤山大营涌出的金国正军迎头痛击之时,一个萦绕在刘淮心头近三天的疑问也有了答案。
“汤山那里……汤山……怎么会……怎会有如此多的金国正军……”与刘淮并肩站在望楼上的辛弃疾喃喃说道。
“六千到八千……”刘淮拍了拍栏杆,声音变得低沉:“我们都被金贼耍了。”
都在军中厮混过许久了,刘淮已经学会通过烟尘就能判断出那边究竟有多少军队。
“那里有八千金国正军,龟山那边最起码还有近两万……那巢县之下……巢县之下的金军大营……”辛弃疾不敢置信的睁大了眼睛,望向城下的金军营垒。
这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金军一共三万正军,三万签军。签军战力太弱鸡了,所以无论是成闵还是刘淮都没有将其放到眼里。最关键的是三万金国正军,若是在汤山有八千人,那金军的龟山大营与巢县大营必然有一个是空虚的。
而完颜亮是在龟山大营之中,他所面对的也是成名已久,战力强悍的鄂州屯驻大军,所以那里正军不可能少于两万。
那金军的巢县大营还能有多少正军?
四千?两千?
“那日李铁枪去袭营,我就有个疑问。”刘淮缓缓说道:“金军为什么要来夜袭巢县?夜袭也就罢了,为何不敢与继续交战?难道是怕夜间决战?不应该的,咱们怕夜间决战,金贼却是不应该怕的,伤亡再大难道还有攻城大吗?既然有在野地将我军击败的机会,金军统帅为何放过?”
“现在我知道了,巢县城下的这座大营只是金贼虚张声势,他们的兵力不会充足。”刘淮声音依旧不急不缓:“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那这些金贼还试图夜袭……”
“内里越是虚浮,越是要张大声势。”刘淮笑了一声,摇头说道。
见到刘淮一副优哉游哉的态度,辛弃疾急道:“现在该如何是好?”
若是坐视刘锜被屠戮,那对于士气的打击几乎不可能用言语来形容。
刘淮奇怪的看了辛弃疾一眼:“还能如何?我讲了这么多都是废话吗?”
辛弃疾会意,大笑一声拱手离去。
陆游站在一旁,虽然是在寒风之中,却也已经满头大汗:“大郎,此时就要出兵吗?”
刘淮正色说道:“正是如此,陆先生,现在的情况是我军共有四路兵马,前来合围金贼。而金贼也分出了巢县、汤山、龟山三处大营做应对。
而这三处大营,只有巢县之下的这片是空虚的,四路大军,也只有咱们最为轻松,也只有我靖难大军可以率先破敌。这副重任,我不来担,谁来担?”
陆游当即点头,复又呼吸粗重起来,并且看向了一旁的何伯求。
何伯求却已然披上甲胄,系好的束带,并将常用的熟铜锏挂在了腰间,对着陆游咧嘴一笑:“陆先生且在城中稍待,看着我们克敌吧!”
陆游看着这名政治上的死对头,仅仅慌乱片刻就嗤笑一声,强行镇定说道:“我乃大宋臣子,怎能让归宋的义军拼命,而自己作壁上观呢?我虽是一介腐儒,却也是能舞刀弄枪的。”
说罢,陆游也不待刘淮劝说,直接披上了铁裲裆,从兵器架中抽出一杆长矛,扛在肩头。
何伯求见状冷哼一声,转身离去了。
三刻钟后,辛弃疾已经将全军集结在城门处的空地上,端坐于马上,仰头望着城墙上的刘淮大吼。
“都统郎君,全军已集结,请下令!”
八千步卒,千五甲骑,一千神臂弩手在军官的带领下,穿好兵甲,列好阵型,同样仰头望着刘淮。
当那面写着靖难二字的大旗在昏暗的天空下迎风展开后,哪怕刘淮一句话都没说,欢呼声已经自发的响了起来。
“万胜!”
“万胜!”
“万胜!”
“你们都认识我,知道我的为人,知道我的本事!我不想废话!”刘淮的大嗓门这时起到了作用,即使没有扩音装置也能让在场的所有人听见他的声音。
“金贼肆虐山东两淮,杀我兄弟,掳我姐妹,此仇弗与之共戴天!今日竟然还敢将大营立在我大军门口。”刘淮擎起沥泉,重重的顿了一下:“真当老子是没牙的大虫吗?!”
“我今日就要掀了金贼大营,谁愿同往?”
“我张白鱼愿追随太尉!”立即就有人响应。
“还有俺石七朗!”
“还有沭河王五!”
“还有……”
不断有人高声应和,最终全军鼓噪,汇聚成一句话。
“愿追随都统克敌!”
“愿追随都统!”
刘淮的威望来源与其他人不一样,既不是来自于朝廷权威,也不是来自于军官推举,而是实实在在在阵前一刀一枪杀出来的。
自起事北伐以来,大小十数战每战必克,也足以让全军畏服。
刘淮又是顿了顿沥泉枪,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既如此,各部长官须听从军令,严明军法!不可冒进!不可畏战!勇者赏!怯者罚!退者斩!”
靖难大旗迎风而展,狠绝的军令被一一下达。
“拿起你们的兵刃,问一问外面那些胡儿,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刘淮高举沥泉长枪,直指城外:“随我出战!”
少顷,巢县城门缓缓打开,吊桥轰然落下,刘淮亲率领飞虎军甲骑当先而行,弓马娴熟的游骑与金军探马厮杀在了一起,而甲骑则是列成了墙式阵型,立在了金军大营西门。
身着皮甲的辅兵迅速在壕沟与鹿角遍布的城墙下清理出几条大道,以供甲士正军迅速通行。说来好笑,这些花大力气建造的城防设施几乎没怎么用得上,就被靖难大军自己填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