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赤壁破曹周瑜 (第2/2页)
具备割据条件,完全不应该向曹操低头,送去人质反而会陷入被动,受到曹操的钳制,不如静观其变,以待天命。
周瑜的意见得到了孙权母子的一致赞同,孙权的母亲还叮嘱孙权说。
周瑜只比孙策小一个月,自己像看待儿子一样看待周瑜,也希望孙权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孙权对周瑜一直非常信任,寒暑赏赐周瑜的衣服都有百领之多,为众将所不及。
“周瑜的表现也非常忠诚,曹操曾经派蒋干前去游说周瑜,想让周瑜背孙投曹,但周瑜坚决进行了回绝。”
“回去之后,蒋干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周瑜一直为孙权出谋划策,主持军事行动。”
“建安十一年,周瑜亲自征讨麻、保二屯的山越部落,取胜后将俘虏的部落首领一律枭首示众,同时还把一万多人强徙到江东政权的腹心地区。”
“江夏太守黄祖派部将邓龙率数千人进攻柴桑,周瑜率兵出击,俘虏了邓龙。”
“建安十三年,黄祖的部将甘宁归降,周瑜向孙权举荐了甘宁。”
“在甘宁的建议下,孙权进军夏口,周瑜亦被任命为前部大都督,经过激烈水战,孙权军终于攻陷夏口,杀死了黄祖。”
“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南下,兵锋直指江东。”
“九月,孙权亲临荆州前线,刘备谋臣诸葛亮也赶到柴桑拜见孙权,劝说孙刘联合抗曹。”
“面对曹操的威胁,江东人心恐慌,张昭等人认为应该投降,周瑜反对投降。”
“从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而且有一系列的致命弱点,比如马超、韩遂是一大后患;北方军队不擅水战;”
“易因水土不服而生疾病等。而且曹操号称拥兵八十万,实际兵力不过十五六万人,再加久战已疲,战斗力不会很强。”
“因此周瑜认为,只要拨给他精兵五万,就足以打败曹操。”
“这一系列分析振奋了孙权的精神,他砍去桌案一角,警告说谁再敢说投降的话,下场就和桌子一样。”
“于是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率兵与刘备合力抗曹。”
“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壁相遇,曹军果然已经流行疫疾,战斗力受到影响。”
“两军初次交锋,曹军失利,退到江北的乌林。”
“曹操针对北方军士不习水战的特点,采用铁索连接战船的方式,使人马于船上如履平地。”
“针对这一特点,周瑜采纳了部将黄盖的诈降计,决定采用火攻,命其将数十艘战船装满柴草,灌上膏油,再用帷幕和旗帜伪装好,谎称投降,向北岸的曹营进发。”
“当船队来到曹营附近时,黄盖命各船同时点火,当时东南风正急,火势猛烈,火船点燃了曹军战舰,火势很快蔓延到岸上的营垒。”
“整个曹军营地陷入火海之中,曹军将士乱作一团,被烧死、淹死者不计其数。”
“曹操猝不及防,只能率残部逃走,留下曹仁镇守江陵,自己撤回了北方。”
“赤壁之战的胜利,挫败了曹操的南下图谋,加强了孙氏政权在江东地区的割据地位,也使刘备避免了覆亡的危险。”
“经此一战,周瑜的英名传扬天下。”
王阳明:赤壁之战后,周瑜又进军南郡,围攻江陵城。
由于守将曹仁防守严备,城内粮草充足,周瑜派甘宁进攻夷陵,以使曹仁分兵。
甘宁占领夷陵后,曹仁果然分兵数千人来救,甘宁告急,周瑜便留下凌统守卫后方,亲自率军相救。
行至半路,周瑜发现一处险要的必经之路,便派兵砍伐树木,将道路堵塞。
赶到夷陵后,周瑜与曹仁在城下激战,曹军被消灭一半以上,曹仁连夜撤往江陵,半路上发现道路已被树木堵塞,只好丢掉马匹,步行逃跑。
这一仗,周瑜截获曹军战马三百余匹。
此后,两军一直在江陵相持,攻战不断,各有胜负。
每次战斗,周瑜都要身先士卒,深入前线。
在一次混战中,周瑜被射中右胁,受了重伤。
曹仁听说后,以为有机可乘,率军前来进攻,周瑜忍着伤痛,起身巡视各营,鼓励将士,曹仁只好退兵。
建安十四年十二月,经过一年多的交战,曹仁部队损失很大,只好弃城而走。
把曹军赶出荆州后,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屯兵于江陵,并把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作为周瑜的奉邑。
曹操的势力北退后,刘备乘势占据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自号左将军、领荆州牧。
为巩固同江东的联盟,刘备迎娶孙权的妹妹,并提出借南郡的要求。
周瑜不同意鲁肃借南郡给刘备的意见,还主张把刘备软禁起来,孙权认为江东仍然需要孙刘联盟以对抗曹操,就没有听从周瑜的建议。
建安十五年十二月,周瑜去京口面见孙权,提出兼并益州,进而统一北方,夺取天下的战略。
周瑜认为,如果夺取益州以后,进而消灭张鲁,再与马超结盟,可以形成反曹的包围圈。
夺取益州之后,自己再回来镇守襄阳对抗曹操,如果计划能得以实现,就有机会统一北方。
孙权认可了这一战略,周瑜便启程返回江陵,准备筹备进攻益州。
走到巴丘的时候,染上重病,突然去世,时年三十六岁。
临终之前,周瑜不忘上书孙权,推荐鲁肃接替自己,并告诫孙权先虑未然,然后康乐。
不仅要警惕北方的曹操,还要提防占据荆州的刘备。
得知周瑜突然去世的消息,孙权大为悲痛,亲自穿上素服主持丧礼。
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亲自到吴郡迎接,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承担。
后来,孙权还经常在别人面前追忆周瑜,称孤念公瑾,岂有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