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世事无常不由人 (第2/2页)
“……就是如此了,十月三日,我父就会率三千水军抵达日照,皆是精锐,足以正面迎敌。”
将日照周边的军事情况说了一遍之后,李公佐以期待的眼神,看着刘淮,等待他的决定。
而刘淮则是望着沙盘,复又陷入了沉思。
这一次他倒不是在犹豫是否要打,现在已经事到临头,如何能不打呢?
别的不说,虽然金国斥候由于要劫掠四方,暂时不会越过九仙山发现伏兵的身影,但再这么拖下去,东平军的士气可就真的不能要了。
原本的战略是,在日照县城下挫败金军士气,东平军找到机会,再撤到荻水镇防守,金军如果还想追,也只能再分兵围困石臼山。
届时忠义军从九仙山小道中杀出,先突袭击溃围困石臼山的金军,再断金国水军的后路,所有兵马前后夹击,一拥而上,把金国水军全都弄死。
但世事难预料,金国水军似乎也学聪明了,根本就是围而不攻,而且派遣游骑劫掠村镇以自肥。这下子金军士气越来越高,东平军反而快要坚持不住了。
这场仗虽然依旧有山东义军与李宝水军参与,但跟历史上那场陈岛之战根本不是一码事。
这是堂堂之阵了。
想到这里,刘淮不由得有些心虚,复又有懊恼。
他娘的,事态怎么会发展到如今这副田地!
见帐中众将同时望向自己,刘淮知道,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是要下决心的,当即肃容问道:“呼延将军,你那两千余武成军能参战吗?”
呼延南仙沉默半晌,方才闷闷说道:“不瞒统制郎君,我的确是想让他们参战以立功,但毕竟都是朝夕相处的袍泽,都在水军这一个饭桶里搅过马勺,埋怨归埋怨。但没有时间整训,很难下死手。”
刘淮点头:“我理解呼延将军的难处,也请呼延将军理解我的难处,既然大战将起,这两千武成军又无法交投名状,我就无法放心将你们摆在后路上。请武成军现在暂且离开莒县,向西去沂水县去寻我父魏公,在他帐下听令。
同时,我也会发文与我父,如果武成军在十月三日没有抵达他的帐下,那就视同反叛,我父将会扔下武兴军那些残兵败将,先去杀武成军。
呼延将军,我将话在这里说明白,这并不是疑你,而是兵凶战危,我需要怜惜儿郎们的性命。”
呼延南仙有些狼狈,却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办法。
说句难听的,刘淮没有将这两千武成军全都缴械,然后发往阵前作炮灰已经是心善了。
“统制郎君说的这是哪里的话,如此也避免了我与水军的一场尴尬,我道谢还来不及……”
见刘淮依旧定定的望着自己,呼延南仙恍然大悟,顿时拱手告辞,竟是连行李都不收拾,就去莒县统军去了。
刘淮倒是不担心此人反复。
事情既然已经做了,双方就会有裂痕。我为什么会相信你的幡然悔悟?你又怎么可能相信我会不计前嫌?
人心隔肚皮,猜疑链一旦生成,得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平息。
更别说刘淮也派斥候时刻监视了武成军的行军方向,如果稍有异动,魏胜一定会出兵先灭了他的。
“此战,全军参战,一个不留。”见外人走了,刘淮抢先定下了基调,随即看向李公佐:“李三郎,全军配合如何配合在这几日已经商议清楚了,如果没有大的变化,事情就是如此了。”
李公佐拱手口称得令。
说罢,刘淮将目光投向忠义军诸将:“张白鱼,你率甲骑随我一起,为开路先锋。”
“喏!”
“鱼元,你率中军两千众为第二锋。”
“喏!”
“李火儿,你率罗慎言、石七朗、王世隆、魏昌四部为第三锋。”
“喏!”
刘淮想了想,觉得没有遗漏之后放在指着沙盘说道:“这是金贼如今在山东最大的一波兵力,吞下之后,山东东路就是一片坦途,就能全部光复!还望诸君一齐努力,让那些胡虏看看,这山东大地,究竟是胡虏的,还是咱们汉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