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锦襜突骑渡江初 (第2/2页)
魏昌自然知道何伯求的意思,却没有任何恐惧与愤怒,而是大喜过望:“末将愿往!”
雷奔刚要劝说,却见魏昌团团一揖:“诸位莫要拦我,别人的儿子敢死,我父的儿子自然也敢死!”
“好!”何伯求继续拍板:“魏昌率二百本部兵马,听从辛统制调遣,即刻渡江!”
辛弃疾与魏昌立即领命而走。
何伯求继续下令:“其余诸将,按前日议定的顺序,登船渡江!渡江之后,皆需听从辛五郎的军令,都统郎君渡江后,由都统郎君统领全局!现在各自准备!快!”
一刻钟后,芜湖城水门洞开,三艘巨大的水轮船从中驶出,随后船舱中的水手用力踩桨,向着裕溪口急速驶去。
辛弃疾站在船头,望着越来越近裕溪镇,心绪翻涌之余,回身望着船上的近二百甲士,拔剑高举:“今日尔等都随我一齐上前,有进无退!”
“好!”
裕溪镇金国守军也看到了这一幕,更是惊愕。
自南征以来,金国在两淮如入无人之境,即便有大战也是进攻方,可以摧枯拉朽的解决掉对方,如何见到过主动向己方发动进攻的宋军?
尤其此时裕溪镇只有一些签军与民夫,正军只有不到三百,留守的行军谋克当即就有些慌乱。
尤其是远远眺望无数船帆自上游飘来时,更是让这名行军谋克如坠冰窟。
今日是金军对宋军发动总攻的时刻,现在看来,竟也是宋军对金军发动反攻的时间,而且这最致命的第一锤子马上就要砸到裕溪镇上了!
“快!快去上报总管!”行军谋克抓住一名军使,大声说道,随后又大声下令:“封闭城门!封闭水门!弓弩手,上城头!”
然而已经太晚了。
乌江镇的城墙原本就不是十分高耸,否则当日孟佛陀也不会守都不想守,就立即弃城而逃了,也因此,舵楼高处几乎与城墙齐平。
水门虽然已经轰然落下,靖难大军却没有任何攻打城门的意思,水轮船靠近水门之后,几条飞梯就直接从舵楼处搭上了城头。
“冲!”
辛弃疾拔出双剑,穿着重甲一跃而起,直接跳到了飞梯上,如履平地一般,三步并作两步,在金军目瞪口呆之中,直接登上了城头。
如同发怒的大青兕一般将前来阻拦的两名金军撞落城头之后,辛弃疾双剑轮转,左挥右砍,连斩七名身着铁裲裆轻甲的金军士卒,几乎瞬间在城头上立稳脚跟,并且为后续兵马清扫了一片安全阵地。
“神臂弩!重弓手!各自瞄准!放!”
水轮船上有军官大声下令,这些身备三仗的靖难军甲士纷纷用手中的弓箭阻拦后续敌军,将支援而来的金军压制在了一处女墙处抬不起头来。
趁着这片刻工夫,又有十数名靖难军甲士攀着飞梯抵达了城头,沿着辛弃疾杀出的血路,正面结阵,一拥而上。
近二十名猬集在台阶处躲避箭矢的金军猝不及防,被正面推了过去,除了数名被斩杀当场,其余人纷纷跳下城墙。
即便城墙不高,却也摔得七荤八素。
“潘槐花,你带人去拉开水门,剩下的随我来!”
辛弃疾甩了甩重剑上的鲜血,高声下令,随后其人顺手砍倒了身侧的‘金’字大旗,复又一马当先,沿台阶下城,向着水门侧边的城门洞口冲去。
而到了此时,被靖难大军突袭而有些混乱的金军也反应了过来,军官组织起签军,驱赶他们到城头来守城,正军纷纷披甲列阵,沿着街道进行守卫。战马也已经全副披挂,蛰伏在城中某处,随时准备出城作战,以阻拦从城外滩涂登陆的宋军,乃至于正面冲击敌阵。
此时此刻,这些金军还以为自己面对的是淮西宋军,足以负隅顽抗。但靖难诸将很快让金军知道了,什么叫作山东乱世杀出来的汉人精锐。
震天的喊杀声中,淮西收复战正式打响。